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家述评
    蒋与刚, 沈慧, 杜鹏, 郭长江, 杜曙光, 姜战伟
    军事医学. 2024, 48(8): 561-564.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8.001
    摘要 (530) PDF (103)   可视化   收藏
    《军人食物定量》标准(GJB 826C—2022)是对国家军用标准《军人食物定量》标准(GJB 826B—2010)进行修订后形成的新标准。其主要变化包括:(1)归并统一各灶别定量标准,同时规定了空(潜)、直接接触核材料等特殊岗位人员食物定量及食物品质方面的特殊要求;(2)调整了食物结构,主要是适当调低了粮食、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畜禽肉的定量标准,提高了水果和奶类的定量标准,同时增加了对全谷物供应量的要求,并细化了瘦肉、牛羊肉、海产品等动物性食物的比例要求;(3)新增了坚果的定量标准。新标准更加贴近实战要求、更加突出膳食质量、更为简便实用,对于提高官兵膳食营养水平、打造提高战斗力的军人新膳食模式、构建联合作战军需能源保障体系以及提高我军给养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论著
    慈维昊, 李亚婷, 徐立涛, 陈晨, 杨晓明, 任广明
    军事医学. 2024, 48(5): 334-339.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5.03
    摘要 (505) PDF (5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达泮舒腈(OLT1177)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注射OLT1177组、照射组及照射后注射OLT1177组, 采用单次 22 Gy 全肺 60Co 射线放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建模6 h后腹腔给药OLT1177 (100 mg/kg,1次/d)。连续给药14 d后,取小鼠肺组织并称重,计算并统计小鼠肺系数;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肺组织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mRNA的转录水平;流式微球阵列(CBA)蛋白定量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分泌;Western印迹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和IL-18蛋白的激活。结果 放射导致小鼠肺组织急性炎症的发生,表现为肺组织水肿以及肺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肺组织炎症相关基因NLRP3、IL-1β、TNF-α、IL-6表达及血清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增加。用OLT1177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放射引起的上述症状。OLT1177抑制放射导致的NLRP3炎症小体下游Caspase-1及其底物IL-18的剪切活化。结论 OLT1177显著减轻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放射导致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
  • 综述
    裴奕浩, 陈思遥, 宿玉音, 茅怡铭, 李笨
    军事医学. 2024, 48(9): 708-714.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12
    摘要 (396) PDF (57)   可视化   收藏
    间充质干细胞因归巢性、低免疫原性、抗血管生成活性、抗炎性、旁分泌效应等特性,使其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细胞疗法之一。紫杉醇作为抗肿瘤药已应用30余年,其广谱抗肿瘤特性是上述细胞疗法所不具备的,但仍存在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近年许多研究聚焦于将细胞疗法与化疗两种疗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进而催生了以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载体呈递化疗药物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该文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运载紫杉醇的干细胞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 综述
    闫峻, 林本成, 刘晓华, 袭著革
    军事医学. 2024, 48(10): 791-798.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0.010
    摘要 (369) PDF (94)   可视化   收藏
    认知能力评估和认知增强技术对于维持和提升人员认知功能、心理和情绪稳定、增强工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认知能力理论、影响因素和认知评估方法,然后重点介绍并归纳当前认知增强策略和技术路径的最新进展,并尝试分析和展望其应用前景和未来潜力,以期为今后开展人员认知评估和认知增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综述
    包可, 宋伦, 黄欣
    军事医学. 2024, 48(8): 630-635.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8.012
    摘要 (347) PDF (85)   可视化   收藏
    作为重要的前沿技术领域,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全球近年来科学研究的新方向。无创神经调控与神经功能评估技术已成为脑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工具,以经颅磁刺激等技术为代表的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光生物疗法在脑重大疾病治疗与认知科学领域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论著
    高雨婷, 张彪, 贾雅丽, 王海洋, 范韬, 习佳飞, 岳文, 曾泉, 周军年
    军事医学. 2024, 48(8): 586-593.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8.005
    摘要 (331) PDF (7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copGFP及水熊虫Dsup蛋白的HEK 293T细胞,研究Dsup蛋白对HEK 293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CRISPR/Cas9基因敲入系统,使用PCR技术扩增DsupcopGFPEF1αpuro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pAAVS1-SFFV中,构建DsupcopGFP融合表达载体pAAVS1-SFFV-Dsup-copGFP-EF1α-Puro。在HEK 293T细胞中共同转染pAAVS1-SFFV-Dsup-copGFP-EF1α-Puro和pAAVS1-CRISPR-Cas9质粒,利用同源重组在HEK 293T细胞的AAVS1区域插入Dsup基因。通过嘌呤霉素筛选、流式细胞分选、基因组鉴定等方法,获得Dsup基因敲入的HEK 293T细胞株。对Dsup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以及增殖相关基因(MCM2MCM4PCNA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以探究Dsup基因对HEK 293T-Dsup-copGFP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pAAVS1-SFFV-Dsup-copGFP-EF1α-Puro重组载体,并获得在AAVS1区域精准插入Dsup基因的HEK 293T-Dsup-copGFP细胞,且Dsup mRNA和蛋白质均能成功表达。通过CCK-8实验发现,HEK 293T-Dsup-copGFP增殖速度高于HEK 293T-Control-copGFP(P<0.001),进一步检测发现,HEK 293T-Dsup-copGFP中Ki-67和MCM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表明Dsup基因敲入后可能通过促进Ki-67和MCM4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了人细胞增殖能力。结论 成功构建了Dsup融合表达copGFP的基因编辑载体及稳转细胞株HEK 293T-Dsup-copGFP。发现Dsup基因在HEK 293T细胞中表达促进了细胞的增殖能力,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Ki-67和MCM4蛋白的表达实现。
  • 论著
    彭梅, 黄烨, 郑莉, 李君辉, 张红星
    军事医学. 2024, 48(7): 530-536.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08
    摘要 (329) PDF (6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法评估特定肠道菌群与不同类型癌症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使用8956例德国人的肠道菌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提取与430种肠道菌群特征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V),以包括17种癌症的泛癌GWAS汇总数据作为结局,采用两样本MR分析肠道菌群与泛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检验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以保证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17种不同肠道菌群的遗传易感性分别与11种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生发展存在因果关系。结论 通过探究不同类型肠道菌群与泛癌的因果关系,发现特定的肠道菌群与癌症之间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这些菌群可能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为癌症的预防、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综述
    班春莉, 蒋蓓尔, 汪若曦, 向钰洁, 何颖
    军事医学. 2024, 48(5): 395-400.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5.012
    摘要 (322) PDF (79)   可视化   收藏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慢性的、累及多系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的疲劳,多伴随有躯体化症状,如肌肉疼痛、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健康。目前CFS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有效治疗方案,现有治疗措施大多是对症下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营养支持等手段辅助治疗。海军官兵在执行长远航任务时,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极易产生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并进一步发展成CFS。该文综述了海军长远航时CFS的发病原因、诊断现状、治疗与预防方案,为长远航海军官兵健康和作业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 论著
    刘一沉, 闫栋斐, 李志新, 毛迎春, 李志慧, 董国福, 王长振
    军事医学. 2024, 48(7): 481-486.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01
    摘要 (316) PDF (60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Keap1-Nrf2)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脓毒症相关脑病(SAE)中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和脂多糖(LPS)处理6、24、48 h组。根据小鼠一般状况和旷场实验评价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外周血促炎性因子含量,采用抗氧化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抗氧化活性。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NF-κB、Keap1、Nrf2 mRNA含量,Western 印迹分析NF-κB、Nrf2、Keap1和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 6 h组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浓度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8 h达高峰(P<0.01);LPS 6 h和24 h组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浓度增加(P<0.01),但48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增加(P<0.05);除了LPS 24 h组旷场内中央区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LPS组小鼠旷场内中央区域活动时间、活动路程及活动总路程均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海马区Tlr4、LPS 6 h、48 h组NF-κB和LPS 6 h组Keap1及Nrf2 mRNA表达增加(P<0.05);LPS组NF-κB、Keap1、Tlr4蛋白和LPS 24 h、48 h组Nrf2蛋白水平上升(P<0.05)。结论 Keap1-Nrf2和NF-κB信号途径在脓毒症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 论著
    赵璐, 冯烨, 张森, 陈月红, 李靖, 李裕昌, 姜涛
    军事医学. 2024, 48(7): 509-515.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05
    摘要 (304) PDF (39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定稳定的内参基因以比较病毒感染下靶标基因的转录水平,为研究宿主-流感病毒相互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经典流感感染细胞模型(A549和THP-1细胞)中使用逆转录定量实时PCR(RT-qPCR)检测6个候选内参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β-肌动蛋白(β-actin)、18S RNA、β2微球蛋白(B2M)、泛素结合酶E2D2(UBE2D2)、核糖体蛋白L37A(RPL37A)]的相对表达量。使用BestKeeper、GeNorm、NormFinder和比较ΔCt法等方法综合评估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 在不同条件下,内参基因稳定性存在差异。当综合考虑流感病毒感染和免疫激活等因素时,β-actin和GAPDH分别是A549细胞和THP-1细胞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其次是UBE2D2和B2M。结论 鉴定出的A549和THP-1细胞在流感病毒感染、干扰素及脂多糖处理时表达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及优选内参基因,对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综述
    陈红蕾, 任鹏, 李云峰
    军事医学. 2024, 48(7): 554-560.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12
    摘要 (303) PDF (72)   可视化   收藏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心境低落、兴趣丧失和认知功能受损为特点的精神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常伴随着诸多不良反应,如起效缓慢、损伤认知、致性功能障碍等。因此,探索具有快速起效、增强认知和低不良反应特性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已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研究表明,Sigma-1受体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兴奋/抑制平衡、内质网稳态等在抗抑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Sigma-1受体激动剂可能具有快速起效、增强认知、低不良反应等优点,为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发展示了良好前景。该文综述了Sigma-1受体在抑郁症调控机制和治疗研究领域的进展,旨在为抑郁症的治疗及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 论著
    王振宇, 张洪美, 荆琳, 闫奇, 汤吉祥, 葛骐瑞
    军事医学. 2024, 48(10): 778-785.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0.008
    摘要 (298) PDF (6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价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免疫细胞的潜在中介或遮掩效应。方法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库获取1400种血浆代谢物、731个免疫细胞特征和KOA的GWAS数据,采用双向MR分析对血浆代谢与KOA的因果关系进行系统评价,并通过两步法中介MR分析评估可能具有中介或遮掩效应的免疫细胞特征。结果 双向MR分析结果经敏感性分析筛选后,共发现65种血浆代谢物、35个免疫细胞特征与KOA存在因果关系(P<0.05)。中介分析发现,相对细胞计数CD45RA+ CD28- CD8br Treg与CD8br Treg之比(CD45RA+ CD28- CD8br % CD8br)在3种代谢物(水杨酸、X-07765、X-23739)与KOA风险的因果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其中水杨酸为遮掩效应,效应比0.0412。结论 多种血浆代谢物及免疫细胞特征与KOA存在因果关系,KOA不应视为单纯的退行性关节病。其中水杨酸对KOA的保护作用可能因其诱导Treg细胞的分化作用而受到削弱,值得进一步研究。
  • 论著
    任博媛, 李强, 靳嘉岩, 王一晨, 丁泓帆, 靳继德
    军事医学. 2024, 48(5): 325-333.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5.002
    摘要 (287) PDF (6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的牙髓干细胞外泌体水凝胶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促愈合作用。方法 利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外泌体,分别通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扫描电镜和Western印迹法对外泌体的粒径、形态和标志蛋白进行分析。采用CCK-8、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评估外泌体对辐射损伤皮肤细胞的作用。制备温敏型泊洛沙姆水凝胶,采用CCK-8法测试其生物相容性。建立小鼠放创复合伤模型,应用外泌体水凝胶进行治疗,通过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创面愈合效果和治疗效果,通过Tunnel染色检测创面细胞凋亡情况,通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评估创面氧化应激情况,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外泌体直径范围为30~150 nm,扫描电镜下呈圆盘状囊泡,CD9、CD63和TSG101表达阳性。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能显著促进辐射损伤皮肤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少细胞凋亡。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增强外泌体的作用。泊洛沙姆水凝胶显示出良好的温敏性和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治疗显著加快了小鼠放创复合伤的愈合,并抑制炎性浸润、减轻胶原沉积,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外泌体促创面愈合作用最强,其促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细胞增殖、减少细胞调亡和氧化应激有关。结论 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外泌体水凝胶,并证明了其在放射性皮肤损伤治疗中的有效性,为临床放射性皮肤损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综述
    陈艳, 马丽, 孙丽君, 李秀敏
    军事医学. 2024, 48(8): 620-624.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8.010
    摘要 (279) PDF (76)   可视化   收藏
    疼痛是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是战创伤伤员最主要的并发症,镇痛是战伤救治的重要内容。美军《战术战伤救治指南》明确了分级镇痛药物的使用策略。该文综述了疼痛等级评估路径,包括根据伤类伤情初步评判、主观感受量化评估和客观监测量化评估疼痛等级,分析了常用的镇痛策略,镇痛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非甾体镇痛药、阿片类、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等,镇痛技术包括区域神经阻滞、神经射频、神经毁损、脊髓电刺激技术等,为我军完善疼痛管理手段,提升战伤救治能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 综述
    高鑫龙, 何颖, 吴文惠, 万雨, 孙滢, 刘李娜, 蒋蓓尔
    军事医学. 2024, 48(8): 625-629.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8.011
    摘要 (278) PDF (70)   可视化   收藏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及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患者正常社会功能受损或引发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声波疗法在改善睡眠方面备受关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声波疗法在改善睡眠障碍类患者睡眠质量、认知水平及缓解疲劳方面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论著
    周丽, 钟辉, 万禄明, 周鹏宇, 刘慕仪, 魏从文, 周传意
    军事医学. 2024, 48(12): 881-888.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2.001
    摘要 (277) PDF (7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刺突蛋白(SARS-2-S)诱导形成合胞体对人类肺腺癌细胞A549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和SARS-2-S的质粒,分别和慢病毒包装质粒转染HEK-293FT细胞,收集含慢病毒的上清感染A549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稳定转染hACE2细胞系(A549-A)和SARS-2-S细胞系(A549-S),Western印迹实验验证A549-A和A549-S蛋白表达情况,将A549-A和A549-S细胞共培养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合胞体。使用条件培养基(合胞体上清和非合胞体上清)体外培养A549、鸡卵清蛋白(OVA)基因修饰的B16细胞(B16-OVA)、B16-F10后,通过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通过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分别稳定转染hACE2和SARS-2-S的A549细胞系;将A549-A和A549-S细胞共培养后建立SARS-2-S诱导形成合胞体体系。合胞体上清和非合胞体上清均能显著促进A549、B16-OVA、B16-F10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能力,但合胞体上清比非合胞体上清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SARS-2-S诱导形成合胞体促进A549和B16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
  • 综述
    朱为, 吴昊伟, 徐东刚
    军事医学. 2024, 48(9): 701-707.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11
    摘要 (273) PDF (85)   可视化   收藏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由神经退行性疾病引发,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健康问题。气味分子通过嗅觉信号通路,能够绕过血脑屏障,不经丘脑中转,直接作用于内嗅皮质、海马体和杏仁核等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这些用于调控认知的嗅觉刺激分子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精油,具有挥发性强、不良反应少、来源丰富等特点。因此,嗅觉刺激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该文概述了嗅觉传导通路与大脑认知区域的联系,梳理了通过嗅觉刺激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天然植物精油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嗅觉刺激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 论著
    韩洛炳, 孙士洋, 赵玉, 俞纲, 苏瑞斌, 郑志兵, 李松
    军事医学. 2024, 48(10): 767-777.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0.007
    摘要 (272) PDF (6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基于结构与机制的药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发现具有全新结构的5-羟色胺2A(5-HT2A)受体拮抗剂分子,并探索其构效关系。方法 通过对匹莫范色林与5-HT2A受体的分子对接、动力学模拟及结合自由能计算,分析匹莫范色林与5-HT2A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基于此研究结果,以匹莫范色林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具有全新结构的5-HT2A受体拮抗剂目标化合物。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分别设计了合成路线。以甲醛杂环或甲腈杂环为原料,通过还原胺化和还原反应得到甲胺杂环中间体,进一步与4-(4-氟苄基氨基)-1-甲基哌啶通过CDI脲合成法得到目标化合物。在细胞水平测试目标化合物对5-HT2A受体的拮抗活性,在小鼠甩头致幻模型上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幻觉作用。结果 共合成1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高分辨质谱、1H-NMR谱和13C-NMR谱确证。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6a、6c和6d显示较好的5-HT2A受体拮抗活性,IC50值分别为120、152和285 nmol/L,化合物6c和6d表现出较好的小鼠抗幻觉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7.0%和82.9%(10 mg/kg)。结论 化合物6c和6d有较好的5-HT2A受体拮抗活性和抗幻觉活性,值得进一步结构优化改造。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表明,5-HT2A受体侧边口袋对含碱性N原子杂环的排斥作用和对不含碱性N原子杂环的容纳能力显著影响拮抗剂的体内外作用效果。
  • 论著
    宋秋月, 陈圆, 贾淑钰, 应晓敏, 何振
    军事医学. 2024, 48(7): 516-523.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06
    摘要 (269) PDF (5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学习大脑视觉认知活动的多模态联合认知表征,提高认知表征的视觉信息分类性能,并从视觉图像特征中预测大脑脑电图(EEG)响应以及从EEG信号中解码出视觉图像。方法 基于多模态变分自编码器网络结构,结合混合专家乘积(MoPoE)方法学习联合认知表征,并添加基于自适应鉴别器增强的样式生成对抗网络(StyleGAN2-ADA)实现对EEG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任务,包括分类任务以及图像和EEG的跨模态生成。结果 实现了不同模态的特征融合,提高了认知表征视觉信息的分类性能,并将不同模态的特征空间对齐到一个联合隐空间,为跨模态生成任务奠定了基础。基于联合隐空间进行的EEG和图像的相互跨模态生成结果优于以往工作中从一个模态到另一个模态的单向映射方法。结论 能够融合并对齐多个模态的信息,使联合认知表征的分类性能优于使用任何单一模态,并且在跨模态生成任务中取得优于模态单向映射的结果,为大脑视觉认知信息有效统一的编码和解码建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论著
    龙仁杰, 王保刚, 宋亚彬
    军事医学. 2024, 48(9): 664-670.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04
    摘要 (265) PDF (7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磷酰二胺吗啉代寡核苷酸(PMO)固相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固相合成反应条件。方法 采用现有方法合成PMO四聚体PMO-TTTT,经过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并经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结构。利用纯化的PMO-TTTT作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以此为基础对固相合成偶联反应过程中有机碱、添加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使用优化后的条件合成抗甲型流感病毒PMO序列PMO-flu,并使用核酸纯化仪对样品进行纯化。结果 确立了有机碱N-乙基吗啉、添加剂LiI、反应温度 30 ℃、反应时间90 min作为PMO固相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并以该反应条件合成了抗流感病毒PMO序列PMO-flu。结论 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PMO固相合成效率的偶联反应添加剂LiI,确立了PMO固相合成工艺方法,为后续PMO的高效制备奠定了基础。
  • 论著
    段敏, 杨喆, 刘莹, 王勇懿, 叶雨萌, 郝延辉, 左红艳, 李杨
    军事医学. 2024, 48(9): 641-649.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01
    摘要 (264) PDF (8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0.5 Gy 60Co γ射线照射对小鼠肠道组织损伤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C57BL/6N小鼠,0.5 Gy 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于照射后1、3、7和14 d取小鼠空肠组织固定及冻存,取小鼠全肠粪便冻存;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照射后空肠病理损伤,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空肠隐窝细胞增殖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空肠隐窝细胞凋亡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小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0表达;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照射后小鼠肠道菌群改变,LEfSe分析法、ROC分析法进一步筛选差异显著菌种。结果 0.5 Gy 60Co γ射线照射后1 d空肠隐窝增殖细胞显著减少(P<0.05),照射后1、3 d空肠隐窝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1);照射后7、14 d TNF-α表达,照射后1、3、7、14 d IL-1β和照射后3、7、14 d IL-6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照射后7、14 d IL-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5 Gy 60Co γ射线照射后,在门、属、种水平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鼠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另枝菌属-未分类种、Mucispirillum schaedleri差异最为显著、LDA评分较高。结论 0.5 Gy 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导致小鼠肠组织损伤,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组成。
  • 论著
    宋亚彬, 赵晓冬, 王保刚, 赵瑾
    军事医学. 2024, 48(7): 543-548.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10
    摘要 (258) PDF (66)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重大传染病疫情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全球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做好传染病防治药物储备对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当前我国传染病防治药物储备体系仍有待完善之处。该文比较了中美传染病防治药物储备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药物储备水平提供参考。
  • 综述
    周巍, 闫群娇, 王磊
    军事医学. 2024, 48(10): 786-790.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0.009
    摘要 (253) PDF (58)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冠大流行紧急状态结束,全球新冠疫苗研发领域呈现新特点。多国民众新冠疫苗接种需求锐减,新冠疫苗研发热度下降,在研项目中无进展和终止情况增加,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采用创新型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成为关注焦点。2023年以来,国内外有十余款新冠疫苗获批使用,大部分是研发机构在原版疫苗基础上针对奥密克戎不同变体开发的更新版疫苗。该文认为,未来新冠疫苗研发方向将聚焦创新,更关注疫苗的广谱性和长效作用,提出我国应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推动新冠疫苗研发持续科研攻关,为未来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做好关键技术储备等建议。
  • 论著
    崔亚楠, 邹鹏飞, 龚, 伟, 王玉丽, 高春生, 杨阳, 杨美燕
    军事医学. 2024, 48(5): 369-375.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5.008
    摘要 (250) PDF (5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型自组装多肽CR-16的性质及其对于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为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抗菌肽BuforinⅡ和LfcinB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新型抗菌肽CR-16,采用粒径、电位、透射电镜、X线衍射仪等手段表征该抗菌肽的性质。在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基础上,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圆二色谱法等对分子的自组装性能进行考察。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该肽的最小抑菌浓度,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对细菌外膜的影响。结果 抗菌肽CR-16能够成功自组装,自组装体呈现规则圆球状,性质稳定。抑菌实验表明,CR-16对3种大肠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值得重视的是,CR-16对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的耐碳青霉烯类大肠杆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了其在抗细菌感染及抗耐药菌感染中的良好前景。结论 CR-16抗菌肽可以实现自组装,并且对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活性。
  • 论著
    赵文彬, 罗霄伟, 佟凡, 郑翔文, 赵东升
    军事医学. 2024, 48(7): 524-529.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07
    摘要 (249) PDF (42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语言模型辅助人工智能抗体设计与优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为抗体开发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Pubmed和Scopus数据库中收集到的抗体设计与优化研究领域中3个重要研究任务(抗体预训练语言模型构建、抗体序列生成、抗体三维结构预测)的文献进行总体研究热点分析,并对各研究任务下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具体研究工作的异同点和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结果 2019年(10篇文献)至2023年(89篇文献),3个研究任务的研究规模和研究热度不断攀升。总体研究热点聚焦于通过语言模型辅助设计或优化得到人源化、亲和力高以及特异性强的抗体。在各研究任务中,模型架构多样性、训练数据一致性以及训练策略差异性反映了研究方法的特点。同时,当前研究仍然面临着抗原数据稀疏、计算算力限制以及干湿实验结合不足等问题。结论 语言模型辅助人工智能抗体设计与优化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兴起,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者仍需解决模型对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信息忽略和实验验证与模拟计算结合缺乏的问题,深化研究内容并扩展实际应用场景。
  • 综述
    丁渝钒, 王亚婷, 刘伟丽, 谌志强
    军事医学. 2024, 48(9): 690-694.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09
    摘要 (248) PDF (57)   可视化   收藏
    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压、低气温等特点,暴露于高原环境往往引起机体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研究表明,急慢性高原环境暴露会引起全身器官(如心脏、胃肠道等)功能受损,高原环境暴露所致机体损伤与急慢性缺氧密切相关。当机体处于生理调节失代偿或疾病状态时,往往伴随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目前肠道菌群与高原暴露所致机体损伤间的联系已有报道,但具体优劣菌种及作用机制仍待探讨。该文从低氧所致肠道组织损伤、免疫激活、菌群结构改变和差异代谢产物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高原暴露机体损伤与肠道微生态间的关联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旨在为高原环境暴露致机体损伤的防控与治疗提供潜在思路。
  • 综述
    于清华, 李振, 赵廷坤, 汤紫霞, 吕美, 王利涛
    军事医学. 2024, 48(11): 863-868.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1.011
    摘要 (244) PDF (56)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放射治疗在癌症等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和全球核安全环境的日益严峻,辐射损伤防治药物的研发成为研究的热点。电离辐射以其高能量特性,不仅能够通过靶向效应直接损害细胞DNA,还能通过非靶向效应间接影响细胞环境,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该文分析了电离辐射的损伤机制,探讨了抗氧化剂、细胞凋亡抑制剂、细胞因子和天然辐射防护剂4类抗辐射药物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可为治疗和预防电离辐射损伤提供参考。
  • 论著
    刘婉秋, 胡明达, 胡晓丰, 任洪广, 王辛, 何雅青
    军事医学. 2024, 48(10): 737-743.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0.003
    摘要 (237) PDF (5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系统研究全球范围内人感染札如病毒(SaV)的遗传特征和重组现象。方法 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下载全球SaV的全基因组数据,并筛选出序列质量较高的毒株作为实验样本。构建SaV的分子进化树进行遗传特征分析,进一步使用重组分析软件对人感染的4种SaV基因型(GⅠ、GⅡ、GⅣ和GⅤ)进行重组事件分析。结果 SaV 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感染宿主谱广泛。人类感染的SaV主要是GⅠ、GⅡ、GⅣ和GⅤ型,其中GⅤ型为人猪共有。SaV的重组分析显示,GⅡ型重组频次较高,GⅤ型在不同宿主间发生重组。病毒的重组集中发生在主要病毒蛋白(VP1)和次要病毒蛋白(VP2)区。结论 通过对人感染SaV的遗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基因型的分布和流行情况,揭示SaV重组规律,突显了SaV的遗传动态,为了解病毒流行趋势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 论著
    黄平, 张冠英, 迟象阳, 孙韩聪, 房婷, 于长明, 陈薇
    军事医学. 2024, 48(7): 501-508.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04
    摘要 (234) PDF (5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实验室前期开发的1株IgG型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ZW2G10为模板,构建得到分泌型IgA(sIgA)并进行活性评价,明确sIgA经鼻给药后在ICR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 sIgA经表达、纯化和鉴定后,通过ELISA和假病毒中和实验评价其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sIgA偶联Alexa Fluor 750荧光染料,对小鼠进行滴鼻,活体成像观察sIgA的体内生物分布;将小鼠解剖后,观察sIgA在各器官组织的分布状况。结果 与IgG型抗体相比,sIgA保留了与SARS-CoV-2 S蛋白的结合能力,其中和能力得到增强。sIgA以1 mg/kg的单次剂量滴鼻后,可在小鼠肺部留存72 h以上;在其他器官组织中,仅鼻腔和胃肠道在滴鼻后8 h内检测到抗体存在,在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脑、膀胱和血液中均未检测到抗体存在。结论 成功构建通用、高效的sIgA表达体系,明确了sIgA经鼻给药后可有效针对呼吸道和肺部,sIgA有望成为提供即时被动免疫保护的潜在药物。
  • 论著
    陆莹, 向慎思, 詹轶群, 杨晓明, 尹荣华
    军事医学. 2024, 48(8): 572-578.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8.003
    摘要 (233) PDF (6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G蛋白通路抑制因子2(GPS2)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作组(CPTAC)在线数据库分析GPS2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建立干涉及过表达GPS2的稳定株;利用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GPS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利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干涉及过表达GPS2后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干涉及过表达GPS2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qPCR实验检测干涉及过表达GPS2对HepG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干涉及过表达GPS2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 通过TCGA和CPTAC在线数据库分析发现,GPS2在人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干涉GPS2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过表达GPS2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干涉GPS2上调E钙黏蛋白(E-CAD)的mRNA水平,下调N钙黏蛋白(N-CAD)、波形蛋白(Vim)、MMP2和MMP9的mRNA水平,并抑制AKT和ERK磷酸化;相反,过表达GPS2下调E-CAD的mRNA水平,上调N-CAD、Vim、MMP2和MMP9的mRNA水平,并促进AKT和ERK磷酸化。结论 GPS2可以增强肝癌细胞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促进EMT过程并上调MMP表达,提高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论著
    唐维, 张蓉蓉, 陈奇, 叶青, 黄升海
    军事医学. 2024, 48(10): 730-736.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0.002
    摘要 (232) PDF (6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呼吸道合胞病毒(RSV)B亚型18537株在不同宿主细胞系上的感染特征,并评价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致病性及病理损伤特点,为RSV感染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与技术基础。方法 通过评价感染细胞病变特征、病毒蚀斑形态、病毒蛋白表达以及体外增殖效率等,明确其基本生物学特征;通过滴鼻途径感染10月龄BALB/c小鼠和6周龄棉鼠,检测感染后肺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并分析病理损伤特征,完成其致病性评价。结果 RSV B亚型18537株导致Hep-2细胞出现多细胞核融合性病变,在BHK-21细胞中可以形成典型的病毒蚀斑;同时,在Hep-2和A549细胞上可检测到病毒蛋白的表达。滴鼻途径感染BALB/c小鼠和棉鼠,感染后第5天可在肺组织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同时该剂量可造成肺组织肺泡壁轻度增厚,伴有散在的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RSV B亚型18537株可在Hep-2和A549细胞上有效增殖,并能感染BALB/c小鼠和棉鼠,导致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通过比较发现,相比A亚型A2株,RSV B亚型18537株在细胞和动物中的感染能力较弱。
  • 综述
    赵宁, 韩勇娇, 李佳旭, 王超杰, 邓江, 张阳阳, 张艳宇
    军事医学. 2024, 48(7): 549-553.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7.011
    摘要 (231) PDF (52)   可视化   收藏
    细菌感染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超级细菌的出现更增加了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的难度,目前疫苗仍是预防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等学科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疫苗的研发制备提供了多种创新策略。该文总结了近年来防控细菌感染的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包括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减毒活疫苗等,旨在为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细菌疫苗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 综述
    向钰洁, 蒋蓓尔, 汪若曦, 班春莉, 何颖
    军事医学. 2024, 48(9): 695-700.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10
    摘要 (230) PDF (49)   可视化   收藏
    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过度嗜睡、睡眠期间呼吸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及睡眠期间异常运动等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导致各种精神疾病和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军事人员健康状况。睡眠量表作为筛查和诊断睡眠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备受关注。该文通过综述不同睡眠量表的特点,旨在为合理选用睡眠量表评估和诊断睡眠障碍提供理论参考,提高军事人员睡眠质量。
  • 论著
    郭靖雯, 杨婧仪, 王静怡, 崔博, 李哲
    军事医学. 2024, 48(9): 671-677.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05
    摘要 (230) PDF (6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全方位揭示噪声性听力损失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为我国听力损失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噪声性听力损失相关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 VOSviewer、CiteSpace和Bibliometrix可视化分析软件构建知识图谱,从发文趋势、合作网络、前沿热点等角度,厘清噪声性听力损失研究发展的基本特点。结果 噪声性听力损失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美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位居首位,中国发文量排第2位,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卡罗林斯卡学院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结论 该领域早期研究主题以耳蜗毛细胞为主,人工耳蜗、隐性听力损失和耳蜗突触病变是该领域新兴研究热点;毛细胞再生和性别差异相关研究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基因疗法和激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论著
    王东帅, 师丹阳, 李君文, 金敏
    军事医学. 2024, 48(5): 389-394.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5.011
    摘要 (225) PDF (5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多路纳米孔测序技术的本地化沙门菌血清型分型方法,评估血清型数量和测序时间对分型结果的影响,为多种血清型沙门菌的同时快速分型提供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建立多菌株测序方法。其次,基于沙门菌核心基因组数据库构建本地化沙门菌血清型分型流程。最后评估血清型数量和测序时间对分型结果的影响。结果 建立的多种血清型沙门菌分型方法准确率和特异性均可达到100%,且在2 h测序时间内可完成6株以上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快速准确分型。结论 该方法能够同时对多株血清型沙门菌快速分型,有效提高沙门菌血清型的鉴定效率,为环境水体中沙门菌血清型的快速鉴定提供有力支持。
  • 论著
    王雪纯, 张曦小雪, 杨姗姗, 刘淼
    军事医学. 2024, 48(9): 686-689.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08
    摘要 (224) PDF (36)   可视化   收藏
    部队营区具有空间紧凑、人员密集等特点,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在营区内部传播风险高、防控难度大。利用仓室模型实现疫情早期暴发的预警预测以及营区内部防控措施的选择与优化是部队卫生防疫的有效方式。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在部队营区与社区等地传播特点具有极大相似性。该文梳理了国内外仓室模型应用实例,构建易感者-暴露者-感染者-康复者模型及易感者-暴露者-感染者-隔离者-康复者模型,模拟典型部队营区场景出现疫情后的趋势预测及防控措施选择,为部队营区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区域性突发呼吸道传染病智能预警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 论著
    杨国宝, 董静, 龚伟, 杨美燕, 高春生, 王玉丽, 杨阳
    军事医学. 2024, 48(5): 376-381.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5.009
    摘要 (222) PDF (4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秋水仙碱(COL)在制剂缓释微丸中的光稳定性。方法 对COL光化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了解其降解规律,通过添加光稳定剂屏蔽光线以抑制COL发生光化降解,并考察了光稳定剂种类、颜色、用量、位置对COL缓释微丸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以中间独立层的方式,用载药微丸重量4%的红氧化铁作为保护层制备的缓释微丸光照10 d,COL光化降解产物含量未见增长。结论 COL缓释微丸中使用红氧化铁作为光稳定剂,能够有效避免COL发生光化降解。
  • 论著
    张诚, 李圆圆, 李爱玲, 满江红
    军事医学. 2024, 48(5): 355-361.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5.006
    摘要 (220) PDF (4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含溴结构域蛋白2(BRD2)在抗肿瘤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索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方法 利用REMBRANDT胶质瘤数据库分析、GlioVis和TIMER网站在线分析,比较BRD2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BRD2的表达水平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比较其与GBM肿瘤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构建靶向BRD2基因的干涉质粒,包装慢病毒并感染小鼠胶质瘤细胞GL261,灭瘟素筛选感染阳性细胞6 d,Western印迹法检测BRD2蛋白表达水平。CellTiter-Glo试剂盒检测敲低BRD2后GL261的细胞活力。将敲低BRD2的GL261细胞移植入C57BL/6J小鼠皮下形成皮下肿瘤,定期测量肿瘤的体积,并在肿瘤接种后第28 天将其取出并分离肿瘤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皮下瘤组织内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BRD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BRD2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较差,且BRD2表达水平与肿瘤中CD8+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敲低BRD2后的GL261细胞形成的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且皮下瘤组织内CD8+T细胞的浸润水平增加。结论 BRD2高表达抑制GBM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的浸润并促进肿瘤的生长。
  • 论著
    吴勤录, 韩子轩, 向慎思, 万悦, 王效芳, 董典典, 陈慧, 于淼
    军事医学. 2024, 48(10): 721-729.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10.001
    摘要 (220) PDF (7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鉴于老化在肝细胞移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照射联合肝切除诱导小鼠肝脏老化模型。方法 采用60Co γ射线单次照射联合肝切除术造模;造模后检测小鼠存活率、体重、肝指数、肝功,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老化相关分泌因子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肝脏组织老化相关分泌因子及端粒酶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CDKN2A)的表达;ELISA检测肝脏组织中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脂褐素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核大小及脂质积累,称重法检测肝脏中三酰甘油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组织丙二醛水平。结果 照射联合肝切除后小鼠体重显著降低,肝重体重比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SA-β-Gal以及脂褐素水平增加并显著降低端粒酶活性,细胞核明显增大;CDKN1A和CDKN2A的表达增加;老化相关分泌因子的水平显著升高;肝脏脂质沉积及氧化损伤加重。结论 成功建立照射联合肝切除诱导小鼠肝脏老化模型。
  • 论著
    黄一琛, 姜明霞, 马文静, 陈巧汨, 白睿, 修冰水, 宋梦文, 牛洁, 刘志强
    军事医学. 2024, 48(9): 656-663. https://doi.org/10.7644/j.issn.1674-9960.2024.09.003
    摘要 (216) PDF (6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升间充质干细胞(MSC)归巢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氧浓度及过氧化氢(H2O2)环境下MSC中趋化因子(C-X-C基序)受体4(CXCR4)表达量,以确定促进CXCR4上调的最优条件。方法 分别在0.1%、1%、3%O2及H2O2(50 μmol/L)条件下培养MSC,并于不同时间点(3、6、12、24 h)收集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实时定量PCR(qPCR)、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测定MSC中CXCR4的表达量;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MSC经不同处理后细胞活力及趋化能力的变化。结果 经低氧及H2O2处理后,发现MSC中CXCR4均有一定程度的上调,结合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在3%O2条件下处理时间为6~12 h时有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H2O2则在培养6 h之后CXCR4表达有显著上调;在低氧与H2O2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变化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3%O2处理后MSC细胞活力显著上调;在迁移能力检测中,3%O2与H2O2预处理均可以提升MSC的趋化迁移能力。结论 3%O2、H2O2预处理均可以上调MSC中CXCR4表达及提高MSC的迁移能力,且3%O2处理效果更佳,因此3%O2处理条件为上调MSC趋化能力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