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董华丰, 刘冰, 陈小冰, 刘薇薇, 谢方, 赵云, 孙兆炜, 王雪, 钱令嘉
目的 探讨光生物调节(PBM)是否通过影响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腺苷受体含量,进而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治疗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方法对小鼠进行造模,于造模第6周时对治疗组小鼠给予PBM干预,干预持续1周后进行行为学检测,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B)检测3组小鼠海马及前额叶中A1、A2B、A3型3种腺苷受体的表达变化。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小鼠进行1周PBM干预,干预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检测;WB检测对照组和干预组小鼠海马与前额叶内的A1、A2B、A3型3种腺苷受体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对照组和干预组小鼠海马c-Fos的表达情况;碧云天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对照组和干预组小鼠海马与前额叶组织内ATP含量变化。进一步进行细胞实验验证PBM对细胞内AT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的移动距离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穿台次数显著减少;治疗组穿台次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应激组相比穿台次数显著增加。应激组小鼠的海马和前额叶中的腺苷受体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小鼠海马和前额叶中腺苷受体水平升高。干预组小鼠穿台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海马和前额叶中腺苷受体水平、ATP含量升高,海马c-Fos表达增加。结论 PBM可能通过调节ATP水平及腺苷受体含量,进而调控海马脑区神经元响应程度,最终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