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黄靖, 朱晓全, 陈珊, 刘新月, 毛菁钰, 田大为, 常世杰
目的 探索旋转刺激诱导大鼠产生晕动病(MS)的习服模型。方法 首先确定MS刺激条件,将SD大鼠分为静置对照组(SCG)与单次旋转刺激实验组(SRG),通过旋转刺激后对大鼠进行晕反应指数(MSI)、旷场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验证旋转刺激条件诱发大鼠MS的可行性。其次,进行习服实验: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Ctrl)、旋转刺激1 d组(Day1)、连续旋转刺激3 d组(Day3)、连续旋转刺激7 d组(Day7),记录其MSI及行为学的变化,探究连续刺激与大鼠MS习服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鼠在接受旋转刺激后,与SCG比较,SRG粪便颗粒数显著增加(P<0.0001),MSI显著上升(P<0.0001);旷场实验中大鼠的自发活动时间(AT)(P<0.0001)、自发活动总距离(TD)(P<0.001)与中心点每秒移动距离(DMCPS)(P<0.001)显著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大鼠爬上平台的时间(LP)(P<0.0001)与爬上平台前总距离(DP)(P<0.001)显著增加。对大鼠进行习服实验后发现,与Ctrl比较,Day1与Day3大鼠的MSI显著上升,粪便颗粒数显著增加(P<0.0001);AT(P<0.01)、TD(P<0.05)及DMCPS(P<0.01)显著降低,LP及DP显著增加(P<0.0001);而Day7与Ctrl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弦刺激模式可诱发大鼠MS,对大鼠进行每天2次、连续7 d的旋转刺激可使大鼠产生习服,通过行为学实验可以客观地对大鼠MS模型进行检测。